国乒名将梁靖崑“考编”北影:清醒的选择融智和,不止为自己
近日,北京电影学院一则拟聘公示,让国乒悍将梁靖崑的名字瞬间占据热搜榜首。这位年未满三十的顶尖乒乓球选手,即将出任该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学部的高水平体育教师,并获得专业技术七级岗,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的职称。在役期间便获得如此稳定的教职,梁靖崑的选择引发了广泛关注。然而,这位被球迷亲切称为“大胖”的国乒名将,选择“考编”北影,背后隐藏着一个既现实又令人动容的理由:他不想重蹈志强教练的覆辙,在教练岗位上耗尽心力,早生华发。
对于常年关注国乒的球迷来说融智和,志强教练的辛劳是显而易见的。他年长马龙不过七岁,却因长期围绕队员奔波而显得格外苍老。志强教练不仅要细致地规划赛事,还要及时疏导队员的情绪波动,更要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。常年的劳累,让他的头发早早地白了大半。多年身处国乒队的梁靖崑,亲眼目睹了志强教练日益增多的白发,深知“留队当教练”意味着什么。这并非是他惧怕辛苦,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:与其在教练岗位上消耗自己,不如提前为退役生活规划一条更适合自己的道路。“大胖的命也是命”,梁靖崑不愿让自己陷入过度劳累的境地。
展开剩余74%许多网友调侃,不善言辞的梁靖崑走上大学讲台,会不会在上课时突然笑场,让学生们无奈地等待“老师先缓一缓”?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,梁靖崑并非口才不好,只是性格低调内敛。在去年的乒超联赛中,队伍遭遇困境,面对同样内敛的搭档林昀儒,关键时刻梁靖崑挺身而出,一句掷地有声的“我来”,不仅稳定了赛场上的节奏,也让球迷们看到了他憨厚外表下所隐藏的责任与担当。生活中的梁靖崑同样务实。尽管家境优渥,甚至有传闻称他“不好好打球、不好好教书就要被抓回去继承家业”,但他从未想过依赖家庭。私下里,他经常陪伴家人骑着电动车逛街,穿着朴素的运动装,这份平易近人与高校教师应有的亲和力不谋而合。
更巧合的是,梁靖崑与北京电影学院这类艺术院校有着天然的联系——他的妻子正是一位演员,耳濡目染之下,他对校园里的艺术氛围并不陌生。有球迷戏称,或许未来学校里有合适的剧本,他还能客串一个闲散王爷,让大家一睹球场外身着便装的“大胖”的风采。当然,这只是玩笑之语,梁靖崑选择北影绝非一时兴起。对于性格低调的他来说,退役后从事直播带货的辛苦程度可能远超打球——他需要长时间面对镜头,与观众互动。而高校教师的工作,既能充分发挥他的体育专业优势,又无需过多地抛头露面,完美契合了他的性格。
事实上,梁靖崑的选择并非国乒的个例。退役后的丁宁成为了北京大学的教师,朱雨玲选择了天津大学执教,刘国正辞去国乒教练的职务后也入职清华大学。甚至田径名将苏炳添,如今也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的院长。这些顶尖运动员选择进入高校,并非仅仅为了找一份“闲职”安度晚年,而是为了将赛场上的真知灼见带入校园——如何应对比赛压力,如何调整训练状态等等,这些课本上无法学到的宝贵经验,对学生们来说远比理论知识更有价值。对于北京电影学院这样的艺术院校而言,引进梁靖崑,还能让体育精神中的“拼搏”、“坚持”与艺术创作中的“匠心”相互碰撞,产生新的火花。这或许正是当下高校体育教育所应呈现的全新面貌。
当然,入职北影并不意味着梁靖崑将立即告别赛场。目前,他依然是世界顶尖的乒乓球选手,国乒新生代中尚未有人能够真正超越他。接下来,还有许多重要的国际赛事等待着他去拼搏。这种“双线准备”的策略无疑是明智的——既不放弃对现有事业的热爱,同时也为未来的退役生活铺平道路。相比于许多在退役时才茫然寻找方向的运动员,梁靖崑展现出了一份难得的清醒。
从在赛场上挥洒汗水、为国争光,到即将站上高校讲台,成为一名“梁老师”,梁靖崑的转型并非逃避辛苦,而是为了追求更适合自己的道路。他不想成为第二个志强,并非否定教练岗位的价值,而是明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。对于运动员来说,赛场上的成绩固然重要,但能够提前规划“后运动员时代”的人生,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。而梁靖崑的这份清醒与远见,或许比他那些精彩的扣杀,更值得年轻选手们认真学习。
"
发布于:江西省信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